此文章摘自2016国医国药国乐国际论坛《会刊》:
脊髓炎后遗症应用原始点心得
刘 宇
贵港市港南区百氏康药店
广西贵港 537100
关键词:脊髓炎;原始点疗法
脊髓炎是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,因在脊髓的病变常为横贯性,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。脊髓炎急骤发生,多为双侧下肢硬瘫痪、感觉缺失、还可能出现脊髓休克,危及生命。通过腰穿、血象、影像学诊断;静卧、激素、对症等治疗。中医分邪郁肺卫、湿热内盛、气虚血滞、肝肾阴虚等,中药、推拿、按摩调理。中西医治疗效果都不理想,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,处理也仅限于对症护理。笔者为一位患脊炎一年后遗症患者,用原始点调理一个多月,恢复效果很好,现把临床资料和调理过程、心得体会分享如下。
一、临床资料
陈某,女,47岁。2015年元月6日,突然全身无力、呼吸困难,到当地桂平市医院就诊,诊断不清,元月12日转广西医科大附院住院,经腰穿,确诊为“脊髓炎”。元月14日,患者神志清醒、呼吸困难、全身硬瘫痪,医院下病危通知书。患者被转到重症监护室,用大量激素强的松5mg×4.Tid及对症治疗,病情稳定,呼吸平缓,其它无改善。15天后转到普通病房,激素减量:强的松5mg×3,Tid,配合中医针灸、按摩理疗,2月6日,遵医嘱转回当地;桂平市中医院住院康复治疗,病人神志清醒、全身硬瘫痪、睡眠差,出汗多,汗液粘味臭,每天更换擦汗毛巾20多条。2月13日开始出现频繁抽搐,呈日渐加重现象,最多时抽搐45~50次/天,每次时间持续1~2分钟。增加和降低激素量,疗效都不明显。最高峰时用强的松5mg×10,Bid和调节神经的药物卡马西平、加巴替丁等,瘫痪症状无改善,无法完全控制抽搐,至少抽搐7~8次/天。2月17日带药(强的松5mg×2,Tid、卡马西平及加巴替丁)出院回家、配合中医中药治疗。2015年10月份患者开始能在床边扶床站立,站立时间每次约3分种,2015年12月底可以扶着慢走,但双腿无力明显,三米路需要走10分钟。2016年4月17日停止一切中西医用药,4月18日试用原始点调理,当时患者面色萎黄、黯淡无光,精神萎靡,说话无力,四肢强直,全身僵硬;步行摇摇晃晃,生活不可以自理;家属搀扶着到来,走路一米都要休息3分钟才可以继续走,只要是轻微改变体位,都会出现抽搐。第一次原始点处理:红豆袋微波加热后温敷半小时,喝淡姜汤30ml,按推全身一条脊椎加七处原始点,重点按推头部,每个点3秒,来回2~3次;用力均匀,以患者能承受为宜;按推后再如前温敷半小时,喝淡姜汤30ml。当天抽搐约36次,每次持续时间约60~80秒。
第二天电热毯24小时温敷头部、颈部、及一条脊椎的原始点,每隔30分钟喂(50g干姜熬煮)姜汤30ml,食温热性食物,放松心情,减少改变体位,按推3次。病情无明显变化,抽搐次数约30次,每次持续时间约60秒。
第三天继续24小时温敷,于一周内,每天干姜片用量由50g加到75g,全身按推2次,抽搐12次,每次持续约30秒,抽搐次数及持续时间都在减少。4月25日抽搐8次,每次持续时间5秒。5月1日,抽搐1次,持续时间5秒,患者不需搀扶、不需休息,可持续匀速走路100米,说话有力。干姜片加到100g,每天室内小活动3次,每次10分钟。
5月2-18日,隔3~5天抽搐一次,每次约3秒;每天室内活动4次,每次15分钟。
5月10日开始,干姜片加到150g。
5月19日,抽搐症状完全消失,手脚有力,可自行洗澡、吃饭,每天可散步3小时,出汗多粘臭如前,每3小时换一次衣服。
6月7日,出汗减少,无粘臭现象,每天换2次衣服,生活全部自理,可匀速散步2~3小时。
二、心得体会
原始点医学理论认为,所有疾病原因,都是体伤和热能不足,故所有疾病的处理原则都是一样的:按推原始痛点,并以内外热源温之,则可改善热能,修复体伤,使人体恢复正常运作,体力改善,免疫力、自愈力即可正常发挥,自行疗愈疾病。因此,所有患者都需要以温热药食来改善热能,病情越重,越是如此。在传统中医和原始点的观点里,西医侵入性的检查多为伤害性的,西药毒副作用大,是寒凉性的故患者虽用激素暂时控制了脊髓炎的症状,但剂量大、服用越久,激素的毒副作用越严重。长期大量素并不能解决脊髓炎后遗症问题。此患者属于重病,热能严重不足,故初试原点疗法时即重视内外热源(体外温敷与内服姜汤)原始点疗法的立即性马上显现出来。对比过去痛不欲生的治疗经历,患者立刻看到了希望,有了信心所以在后续调理过程中配合到位,让传统中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痛,迅速改观,创造了医学的奇迹。
1
2